志鵬是一個普通的農民,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,管理著兩個蔬菜大棚,每天不停地忙碌,也有著不錯的收入,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。
然而天有不測風雲,在志鵬32歲那年,他牙疼得特別厲害,到醫院一檢查,是乙肝病,轉氨酶高到兩千多,隨即住院治療。志鵬覺得自己年輕力壯,只要病好了就一切如初。可主治醫師說:「這個病情可以治愈,但這個乙肝病毒要是轉不了陰,還是個定時炸彈,說不准什麼時候還能發病,最後發展到肝硬化,下一步肝癌的可能性就更大了。」醫生的話像烙印留在志鵬的心裡不能抹去,夜深了,他躺在病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,心想:自己還年輕,幸福的生活才剛剛開始,若是這個病除不了根,下一步真發展到肝硬化、肝癌……志鵬不敢想下去。
這時,樓道的病房裡一個病人傳來淒慘的叫聲,接著是雜亂的腳步聲,這叫聲像刀一樣刺痛志鵬的心,好像死亡離自己不遠了,志鵬心裡感覺一陣恐懼,像壓了一塊石頭喘不過氣來,志鵬暗下決心:不管花多少錢一定要把病治好。一月後,病情好轉,乙肝病毒也沒轉陰,志鵬出院了。出院後,為了能使乙肝病毒轉陰,志鵬始終沒放棄治療,他...
我和丈夫是通過媒人介紹認識的,當時家裡人都特別反對,說丈夫是婆婆改嫁帶來的,與公公沒有血緣關係,家裡人害怕我嫁到了婆家受公公的氣。但當時我認為人心都是肉長的,只要我對別人好,別人一定會真誠待我。
到了婆家後,我特別尊敬公婆,把公婆當親生父母一樣孝敬。結婚前幾年,因婆婆在家當家,一家人相處還能和睦。幾年後婆婆因病去世,公公就操持分家的事。我想:我們作為老大應該讓著三個弟弟,只要公公分給我們一點東西就可以。但沒想到分家時,公公什麼東西都沒給我們,把家裡的東西全都給了他三個親兒子,他們每家分了幾萬元,又分了一些土地。
我感到特別震驚,沒想到公公會這麼做。震驚之餘我對公公充滿怨恨:自己把他當親生父親對待,他卻把我們當成外人,我心裡感到很氣憤,就忍不住對丈夫抱怨:「平時家裡有事都是咱們趕在前面,出人出錢,你三個弟弟從來沒幫過忙。現在倒好,分家產卻沒咱們的份,以後咱們就當沒這個爹,他把家產留給誰,就讓誰養老。」丈夫雖然不滿,但也改變不了什麼,只能忍氣吞聲。丈夫的反應讓我意識到:就是再埋怨也解決不了現狀。那段...
聽到這話我特別高興,回家就如飢似渴地讀神的話,積極參加聚會、盡本分,也明白了些真理,神也特別恩待我,我心裡的痛苦慢慢在減少。一天我看到神的話說:「人自知這一輩子就這樣沒能耐沒出息了,再也沒有機會沒有希望出人頭地,只能認命了,所以就把自己所有的希望、把自己沒能實現的願望與理想都寄託在了下一代的身上,希望下一代能幫著實現自己的夢想,達成自己的心願,希望兒女能光宗耀祖,或者地位顯赫,或者能發大財,或者成為名人,總之,只要能飛黃騰達就好。人的計劃與想像倒是挺完美,豈不知人有多少子女、子女的長相、能耐等等都是父母不能說了算的,更何況子女的命運如何不更是父母不能掌控的嗎?人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,卻希望自己能改變下一代的命運;人無力擺脫自己的命運,卻想一手操縱兒女的命運,這豈不是不自量力嗎?豈不是人的愚昧無知嗎?」「父母在一個人一生中所擔負的責任除了生產與撫養之外,無非就是在形式上給一個人提供了成長的環境罷了,因為任何人的命運只與造物主的命定有關,一個人有怎樣的未來不是任何人能左右得了的,而是早已命定好的,包括人的父母也不...
第二天,我妹妹打聽到了孩子的下落,原來他和幾個同學跑到離家70里路程的大山上玩。找到孩子時,他對我說學校把他們幾個開除了,他怕回家我揍他就跑出去了。聽到孩子這樣說,我心裡又氣又恨,強忍著心中的怒火問他還想不想上學?他說還想上。我帶著孩子找到班主任,班主任說管不了,交到學校教導處了,讓學校教導處管。我又找到教導主任,教導主任說這孩子整天上遊戲廳,網吧,誰也管不了!讓我另想辦法。聽教導主任這樣說,我看讓孩子上學的希望已經很渺茫了,我管不了,學校老師也沒辦法。但我還是不死心,總感覺孩子太小,正是上學的年齡,現在不上學,將來這一輩子就被網吧、遊戲廳毀了,這樣下去不是辦法。我就托關係把孩子轉到了別的學校,但上了一星期,孩子回來對我說以前沒好好學習,現在跟不上了,他也很想上,但太吃力了,別讓他再上了,這樣下去他也真受苦,我也得花錢。我覺得他說的也是真心話,心想:真不想上也不再強求他了,乾脆讓他回來吧。可孩子回到家以後,我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學,心裡還是放不下,我就再次托關係給孩子找了個學校,結果去了一個星期,孩子還是...
我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,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。下學後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,飽嘗了生活的艱辛,後悔當初我沒有在學業上付出。結婚後有了兒子,我就暗暗地發誓不管多苦多累,也要供孩子上學,不讓孩子走我的老路。我把所有的心血代價都傾注在了孩子身上,別人家的孩子有啥,我也讓自己的孩子有啥,不讓他受一丁點委屈,不管我吃多少苦只要孩子能好好學習,我們做父母的也就心滿意足了。我每天除了辛苦勞作,賺錢養家以外,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培養孩子的學習上。值得慶幸的是孩子在小學階段學習還算可以,基本上也不用我費心,我得了一絲安慰。
但自從孩子上初中後,我的付出、努力、盼望被一次次地挫敗。孩子上初二的那一段時間,老師經常給我打電話說孩子上學老是早退、遲到。剛開始我以為孩子只是貪玩,回到家我對孩子訓斥一通就了事了。一天晚上,我在街上跑了一天三輪車回到家,發現我放的錢少了二十元,我問孩子,他不吭聲,但我發現他的臉色不對勁,就開始質問他,在我的逼問下,孩子才說拿去買東西吃了。我一聽,非常的生氣,不是為孩子拿錢的多少,而是感覺孩子這樣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