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的一天,我騎車走在去聚會的路上,路旁繁茂的林蔭遮住了縷縷陽光,顯得格外清涼。我正陶醉在這樣的享受中時,正好一所學校清脆的上課鈴聲響起,讓我不由得停車駐足。我抬頭望著這棟高大的教學樓,想像著教室裡學生們為衝刺高考奮筆疾書的樣子,不禁回憶起我的高三生活,不,應該是「高五」生活……
那時,面對繁重的學業,我像只背了重重的殼的蝸牛一樣,一步一步往前爬。不知有多少次,課堂上老師們講的複習內容讓我感到厭煩,課本知識更讓我感到枯燥無味,我也試圖放棄……但一想到我那美好的大學夢,它就像帶著美麗的光環一樣,一直在向我招手,於是我拚命地學習。然而現實卻是那麼地不盡人意,兩次高考的失利讓我覺得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。我不想面對同學們異樣的眼光,我要奮起,更不甘心過平庸的生活,我要讓我的人生光芒四射!於是,我選擇再一次復讀。成敗在此一舉,這是唯一的機會,我不甘心總是落在別人後面,不知有多少次,我點燈奮戰到深夜;不知有多少次,我生病了也要把該複習的功課掌握好;不知有多少次,我盡力去背各種知識……但我彷彿是被幸運遺忘的孩子,無...
...
耶穌既渡到那邊去,來到加大拉人的地方,就有兩個被鬼附的人從墳塋裡出來迎著他,極其凶猛,甚至沒有人能從那條路上經過。他們喊著說:「神的兒子,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?時候還沒有到,你就上這裡來叫我們受苦嗎?」離他們很遠,有一大群豬吃食。鬼就央求耶穌,說:「若把我們趕出去,就打發我們進入豬群吧!」耶穌說:「去吧!」鬼就出來,進入豬群。全群忽然闖下山崖,投在海裡淹死了。放豬的就逃跑進城,將這一切事和被鬼附的人所遭遇的都告訴人。合城的人都出來迎見耶穌,既見了,就央求他離開他們的境界。
主耶穌在作工時曾向當時的人說了很多話,有的話說得很直白,就如主耶穌常常說: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……」有的話說得卻很委婉,就如主耶穌回答腓力說:「我在父裡面,父在我裡面……」(約14:10)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主耶穌說的許多比喻,例如:撒網的比喻、牧人尋找迷路羊的比喻、惡僕逼債的比喻、浪子回頭的比喻、婚筵的比喻、無花果樹的比喻等等。看著這些比喻,我不禁在想:主耶穌當時作工為什麼要說這些比喻呢?這些比喻背後神的心意又是什麼呢?
帶著這個疑問,我不斷地向主禱告,尋求主的開啟。一天,我在查經時看到這樣一段經文:「門徒進前來,問耶穌說:『對眾人講話,為什麼用比喻呢?』耶穌回答說:『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,不叫他們知道。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,叫他有餘;凡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,也要奪去。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,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,聽也聽不見,也不明白。在他們身上,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,說:「你們聽是要聽見,卻不明白;看是要看見,卻不曉得;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,耳朵發沉,眼睛閉著,恐怕眼睛看見,耳朵聽見,心裡明白,回轉